近日,民政部联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22部门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标志着我国正全面部署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以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

2025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正值重阳佳节,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广州社联”)与广州市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广州市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总队,共同组织开展“九九重阳遇金秋·浓浓敬老聚情意”主题敬老慰问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向社区困难长者传递节日的问候与社会的关怀,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广州社联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焦杨,广州社联常务副秘书长、市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总队执行队长庄秀英,与海珠区沙园街道社工服务站主任刘志超等社工、志愿者一道,深入社区,走访探望了社区长者,为他们送去诚挚的节日祝福以及慰问物资。

慰问组首先看望了69岁的郭姨。郭姨持有肢体二级残疾证,虽能自理日常起居,但需定期赴医院取药,且因行动不便,社交生活较为匮乏。大家与她亲切交流,了解其生活困难和实际需求,鼓励她保持积极心态,并送上慰问品与节日问候。

随后,慰问组来到了77岁的独居老人王叔家中。王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身体状况一般,子女因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地生活,日常探望有限。慰问人员与王叔促膝交谈,细心询问他的健康状况、生活起居,叮嘱他注意保重身体,并致以暖心关怀。心态,并送上慰问品与节日问候。

面对老年群体在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数字融入等方面日益突出的需求,广州市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4月,广州市民政局与广州市商务局联合印发《广州市培育银发消费场景实施方案》,旨在围绕老年人 “衣、食、住、行、文、体、康、美”等需求,培育一批带动性强、显示度高的银发消费场景。10月10日,2025年广东省暨广州市“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焦杨表示,此次活动是广州社联发挥平台与资源优势,联动会员社会工作机构与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敬老月”活动,关心关爱社区长者的具体行动。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广州社联将持续深化“一老一小”及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精准对接老年人、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多元需求,积极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体系建设,探索促进广州银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政策与温情的双轮驱动下,广州正努力构建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让每位长者都能在羊城的暖阳中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