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华侨华人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推动华侨华人爱国奋进精神薪火相传,2022年10月20日下午,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广州社联)组织会员赴广州华侨博物馆(以下简称华侨博物馆)开展2022年第三期(总第28期)“航标计划”参访活动,广州社联党委副书记、副秘书长孟昕,广州市新联会社会组织分会秘书长李艳以及15名会员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访一行走进这座全国唯一一家利用百年老建筑建设的华侨博物馆,深入华侨华人的背后,了解他们的故事。馆内所设的“五仙门发电厂的故事”专题展,首先展现了华侨博物馆的“前世今生”。据介绍,华侨博物馆以位于沿江西路的五仙门发电厂旧址为基础改建。该发电厂建于1901年,是华南地区最早的火力发电厂,也是华南地区最早的商办电厂。厂房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钢结构建筑技术,因此也成为了研究广州工业建筑的重要文物。历经数年修缮筹建,克服重重困难,发电厂如今被重新“唤醒”化身博物馆,焕发百年发电厂新活力。馆内重点展示了一处厂房的原始墙面,让参观者借此感受百年来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华侨博物馆与周边的广州解放纪念像、广交会旧址、广州宾馆等历史建筑群一同展现出老城市积累流光的底蕴,同时也见证了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有效成果。

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都市侨乡,超过400多万海外乡亲,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侨博物馆正是为铭记他们爱国爱乡的奋斗光荣史,以及他们为建设广州作出的成就与贡献而选址筹建。馆内展陈以“广州华侨与历史贡献”为主题,设立“华侨史话”“家国情怀”“情暖侨心”“记住乡愁”四个部分,通过图文与实景的展览,全方位展示广府华侨华人的突出贡献。从广州华工开挖巴拿马运河的场景复原到“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纪念碑模型”,深入了解广府华侨在世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贡献;从广府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创办民族工业展览中认识广州近代制造业发展,感悟广府华侨华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从各个时期广府侨乡的华侨特色票证件到粤剧、广东凉茶等场景复原,感受侨乡生活、侨信、侨景、侨风印迹,一件件展品都讲述着感人的华侨故事,见证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华侨博物馆承载着广府华侨华人深厚的移民史、创业史、贡献史与中外交流史,是广州向世界展现广府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的独特窗口。

参访一行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交流,深感华侨华人筚路蓝缕、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念祖爱乡、造福桑梓的赤子情怀。中国大地曾经满目疮痍,中华民族曾经积贫积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带领我们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爱国爱党的政治信念,以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力争在本职岗位上取得新成绩,为走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之路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