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瓷源探秘 赋能同行”广州社会组织文化之旅(第二季)第二站来到了福建省南平市考察研学。南平市文化底蕴深厚,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的发源地,研学营学员在这里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陶瓷和岩茶文化的研学之旅。


体验福建南平独特的武夷岩茶文化


众口相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经数千年的风化作用,岩石化为富含丰富矿物质的土壤,构成了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研学营学员们抵达南平市后,在武夷山开启岩茶文化研学之旅。

武夷山岩茶闻名已久,其中以大红袍最为代表,产品高、品质优的大红袍成为武夷山的镇山之宝,同时也是岩茶的开山鼻祖,素有“茶中之王”称号。

大家在当地制茶大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武夷山岩茶制作工艺流程,制茶大师现场亲自展示了岩茶茶艺,邀请大家品尝了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的武夷山岩茶,感受岩茶的独特魅力,与大家交流品茶文化和鉴茶文化。


建窑遗址解文化,考亭书院诞书香



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区水吉镇,是宋代福建烧造黑釉茶盏的著名盏场。建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黑釉瓷器,以黑釉瓷器为主黑釉瓷器又以兔毫盏为主,是宋代最佳“斗茶”用具之一。陶瓷烧制已有数千年历史。建盏每件作品都有独一无二的纹理特征,犹如人类的指纹,正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6月29日上午,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作家楼钢带领大家参观了水吉建窑遗址,领略了建盏高超的烧制工艺和建窑建盏文化。

考亭书院为朱子生前创办的最后一座书院。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在此创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沧洲精舍”),并在此著书讲学、传道授业达八年之久,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至此求学问道,形成了浩大的“考亭学派”,又称“闽学”。“考亭学派”被称为是理学正宗,考亭书院因此享有“闽学之源,理学之巅”的盛誉。

29日下午,研学营学员们通过参观考亭书院,了解朱子的生平事迹、伟大成就以及与建阳的深厚渊源,并现场感受考亭书院的儒文雅气、文化熏陶,书香情怀油然而生。

在结营式的分享环节,每位学员围绕本次文化之旅的行程和收获,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思考,对组织安排表示认可和肯定。

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广州社联)秘书长焦杨在总结时表示,研学之旅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结营有深刻意义,2021年,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夷山朱熹园。朱子的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借用朱熹的这句话,诠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实地到古人先贤授课讲学的地方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中国特色,坚定文化自信,正是广州社联举办文化之旅的初心。

  楼钢老师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学之旅,让大家认识并热爱中国陶瓷,宣传继续中国陶瓷工匠精神,讲好中国陶瓷故事。在研学之旅结束后,大家能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借鉴和转化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瓷源探秘 赋能同行”广州社会组织文化之旅(第二季)由广州社联、文传会主办,广州市古玩行业协会协办。于2022年6月26日在瓷都景德镇启程,6月30日在福建南平结营。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作家楼钢,广州社联秘书长焦杨,广州市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允,广州市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理事长吴娟,广州市古玩行业协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邝玉明,广州市番禺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刘玉平,广州社联党委副书记、副秘书长孟昕,广州市为本社会心理慈善服务中心秘书长吴洁仪,广州社联副秘书长王俊,广州金融业协会副秘书长宋思琪,文传会秘书长黎卓敏,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秘书长庄秀英,广州市白云区十地和经济学会秘书长张晟源,广州市番禺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郝耀,广州社联宣传部项目主管陈淑婷等广州市行业协会负责人和骨干共15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