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童计划”广州市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专才培训班(第三期)的学习主题是“儿童参与”,为了能让学员真实理解“什么是儿童参与”“儿童参与的重点在哪里”,在刚过去的周末,我们招募了一批小小儿童调研官,配合学员一起完成了1场“小眼睛,大世界”——儿童主导的社区调研实践活动。

学员与儿童调研官的合照(同德社区组)

学员与儿童调研官的合照(矿泉社区组)
11月5—7日,伴童三期培训围绕“小眼睛,大世界”——儿童主导的社区调研实践活动展开。本次活动由原国际救助儿童会北京代表处儿童保护高级教育项目官员张晓琴和国际救助儿童会北京代表处高级教育项目官员吴晓燕两位导师分别带队,现场督导。伴童三期28名学员和28名儿童调研官实现了第一次完美联手合作。


活动回顾


活动筹备阶段

10月初,广州市社会组织文化传播协会、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围绕开展儿童主导的社区调研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与来自国际救助儿童会的导师们多次沟通,最终确定了在同德街和矿泉街举行的方案,并同时启动两个社区的小小儿童调研官招募。

11月5日,伴童三期的学员在培育基地4楼课室围绕周末即将开展的儿童主导社区调研实践活动做准备。按照方案,矿泉街儿童主导社区调研的主题是“交通安全”,同德街儿童主导社区调研的主题是“垃圾分类”。学员将分为两队分别做好调研主题核心内容的细化,统一理好方向,搭建儿童需要提前了解的相关主题核心知识的框架,为儿童做主题性内容的输入环节做准备。张晓琴和吴晓燕两位领队老师为学员讲解“儿童为主导的社区调研”基本知识、方法与技巧,引导学员如何联合儿童调研官实地开展儿童为主导的社区调研实践。



活动开展阶段

11月6—7日(周六、日),28名伴童三期学员分成2组,分别在同德街和矿泉街两个社区以“垃圾分类”和“交通安全”为主题,带着我们的小小儿童调研官一起,共同制定调研计划和设计调研工具,整理调研结果并汇报。


在学员的协助下,儿童调研官们在参与过程中,一步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动手设计调研方案。2天的活动期间,学员一直坚持以儿童为主导,儿童视角成人聆听的模式,积极配合小调研官们搜集社区不同人群对儿童提出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并最终引导他们梳理成自己的建议。





学员通过向儿童调研官播放外出调研视频,让孩子们重温了社区调研的现场情况,再通过介绍梳理方法,让孩子们对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和现场发现的情况进行分类和梳理。最后,在学员鼓励下,我们的儿童调研官勇敢地分享了自己的调研结论和建议。经过团队的努力,最终生成7份以儿童为主导的社区调研实践报告。




活动反馈阶段

本次活动除了获得同德街和矿泉街两个社工站的肯定外,也获得了儿童调研官及其家长的一致好评。伴童三期的学员们则通过这次真实的实践体验,真正了解了实现“儿童参与”的重点和难点。



“伴童计划”广州市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专才培训班(第三期)由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广州市金宏利慈善基金、广州市正佳慈善基金会支持,广州市社会组织文化传播协会与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联合主办。伴童三期培训通过介绍“儿童参与”的初阶理论课程,“儿童参与运营儿童之家”的进阶实务课程以及“儿童参与社区调研”的实战模拟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现阶段社区儿童服务工作者缺乏“儿童参与意识”“实现儿童参与的技术和工具”等问题,切实有效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儿童服务水平。